伴随2021年研考的结束,计划参加2022年研考的考生已经着手准备复习计划。近年来,跨专业考研队伍不断壮大,不少考生在研考时选择了喜欢但不同于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报考。记者梳理了跨专业考研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并采访了部分往届跨专业研考生,帮助2022年跨专业研考生合理规划研考计划。
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跨专业研考队伍日益壮大。对于这类考生而言,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跨专业研考,并不意味着研考生浪费了4年大学时光。事实上,考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选择不同于本科的专业领域深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日益多元,越来越多的高校导师也倾向于招收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以丰富自己学科研究的思维路径,以及一些专业研究领域的纵深程度。因此,对于跨考生而言,跨专业研考有助于提升自身的综合学科素养。复合学科背景也会在日后的科研、求职中发挥更大的潜力和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20级博士生张洁凡介绍,她自己本科专业为会计学,跨专业报考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跨专业考研给她硕士以及博士期间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
“我本科学的是会计学,硕士转到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习。日常的科研学习过程中,在做一些要求量化研究的课题时,在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方面,我能发挥本科专业优势,相较本专业其他同学可以发挥得更好一些。”张洁凡说。
但跨专业研考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选择跨考就要求考生走出本科学习的“舒适圈”。面对全新的专业课知识,跨考生要转变思维方式,主动搜集新专业的行业动态,拓展新专业的知识领域。相较于选择本专业参加研考,跨专业考研是一条并不平坦的路,也是更加勇敢的选择。
合理规划很重要
一些研考生或因为喜欢某专业,或为了日后求职,或觉得跨考的专业难度较本科专业低,而选择跨专业考研。总的来说,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背后的原因是多元的。但研考与高考不同,每年研考在报名阶段只能选择一所院校的一个专业。因此,想要“一战成硕”,研考生在决定跨专业考研之前要审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