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天津)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简称“泰心医院”)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兴建的、纳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管理体系的公立三级甲等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和心血管研究所,2020年成为天津大学直属医院和心血管病研究所。医院是委省共建国家心 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设单位、天津市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心血管病临 床学院、国家冠心病和心律失常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国家首批心血管病专科护理及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和护理通过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评估。
医院两次通过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 EMRAM)7级评审,是美国以外全球第9家、国内第3家通过HIMSS EMRAM7级评审的医院,也是我国第一家同时通过美国国际医院评审标准(JCI)和HIMSS EMRAM7级认证的医院。医院检验科八次通过 ISO15189认可。
泰心医院以“博爱·济世”为院训,至今已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所有省市区及美、德、加、俄、黎等国家的20万名 患者实施心脏手术和介入治疗,成功完成10例心脏移植,包括1例长期存活的心肾联合移植;研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人工 心脏——植入式磁液悬浮心室辅助装置“火箭心”已成功挽救数十名晚期心衰患者的生命;医院完成了天津市140余万名儿童心脏发育状 况普查工作,使天津市成为我国唯一对当年出生的儿童心脏发育状况进行“零网眼”普查的省级单位;为来自27个省(区、市)、32个 民族的1.4万名孤贫儿童实施先心病根治手术
医院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将科学研究作为医院腾飞的助推器。医院的科学研究突出心血管病诊治特色,基础研究、临床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精准医学研究多方面发展。主要研究方向为重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研究等多组学研究,重度心衰的外科治疗研究,重大慢病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等。
近年来,承担各级课题百余项,其中包括国家新药创制项目课题、973计划项目课题、科技部重大慢病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试点专项课题、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府间合作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近二十项。
“血管内皮功能及失调的机制及在心血管转化医学中意义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2012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血管功能研究及在心血管外科中的应用”项目获得2012年度天津滨海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内皮-平滑肌功能调节机制及其与心血管外科相关的基础研究” 项目获得201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医院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液双悬浮第三代血泵,填补了国内的空白,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累计发表论文七百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九十二篇,授权专利三十三项。
医院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先后同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美国俄勒冈医科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以及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共同申报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交流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英国国皇家医学会联合项目,以及中国塞尔维亚第二届政府间例会交流项目。通过国家及天津市外专局引智项目等引进美国、欧洲的优秀科学家及心血管外科专家短期工作、交流、特邀报告达每年五次以上;召开中日德心血管病联合学术会议,形成常态。基于良好的国际合作基础,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医院设立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天津(滨海新区)基地工作站,2017年医院被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