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学院 长三角基地专项简介
卓越工程师学院长三角基地(简称“长三角基地”)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改革部署,充分发挥学校电子与信息学科优势,主动服务长三角区域发展而建设的产教融合创新综合体,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面向长三角片区设置的产教融合研究生培养基地。
区位规模
长三角基地现有三个年级和学校本部来学习实践的硕博士2000余人。基地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钱塘江边,地址位于萧山区宁围街道旅学路177号,规划建设用地面积56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385亩,建筑面积71.6万平方米,已于2024年11月投入使用。
育人体系
长三角基地深度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培养具有工程思维与创新能力、通识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能够应对社会变革和行业前沿需求变化的新工科人才为目标,聚焦工业软件、集成电路、卫星互联网、先进视觉、先进信息、汽车电子六大发展方向,形成“研究院-研究所-PI团队”三级培养架构,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了“思政课+专业课+产业前沿课+综合素养课”的多维度、模块化课程体系,形成了以高能级平台及校企联合中心为载体、以工程实践项目为依托的科研实践体系,组建了一支由国家级人才领航、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多元化、应用型”师资队伍,打造了坚实的培养基础。长三角基地以校企深度融合、真实工程化培养环境为抓手,构建了“需求导向-产教融合-实践赋能”三位一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致力于为人才强国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的卓越工程师。
人才高地
长三角基地锚定高层次人才集聚、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成果转化、高标准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电子信息领域战略科技力量的国家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新平台、国家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示范区。建院以来,长三角基地引进高层次专职科研人员225人,吸引校内兼职导师314人,聘任高水平企业导师472人,凝聚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学校等育人力量,组建50余个PI团队,以有组织科研开展有组织人才培养。目前,长三角基地有国家级人才41人,省部级人才2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省级创新创业团队2支。
创新生态
借助优越地理区位优势,长三角基地积极拥抱长三角科技创新活力领先、电子与信息产业集聚、民营经济发达的崭新局面,着力建设各层次的科研实践平台。目前,长三角基地拥有“国家工业软件生态共性平台(试点)”“工业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治理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全省模拟集成电路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级平台,并与海康威视、吉利汽车、地芯引力、浙江大华等头部企业签订联合实验室(创新中心)34家。2021年以来,长三角基地获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3项、浙江省尖兵项目8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3项,累计签订项目各类合同/协议777项,2024年全年到款1.55亿元,科研经费连续两年实现“亿”点突破。
招生学科/专业领域